第二届“域外汉文文献语言学工作坊”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成功举办

1

Body

2020年11月13-14日,中山大学中文系(珠海)成功举办了第二届“域外汉文文献语言学工作坊”。本次工作坊围绕域内外汉文文献,探讨文字学、音韵学、训诂学、文献学等相关问题,力求能为与会学者提供一个交流共进的平台。

    工作坊开幕式由徐俊刚老师主持,贾智副教授代表系主任朱崇科教授致欢迎辞,并介绍了中文系(珠海)“汉语言文字学”教研室的基本情况。“汉语言文字学”教研室立足传统,兼顾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的互补与融合,重视跨学科、国际化领域。在进行汉语言文字本体研究时,鼓励借助域外文献围绕相关问题进行深层次、综合性探讨。贾智副教授还就本次工作坊的主题“域内外文献再挖掘与中国传统语言文字研究”,提出了对结合域外文献进一步深入传统语文学研究的期望。

    在接下来的研讨议程中,朱其智(中山大学)、高列过(华南农业大学)、贾智(中山大学)、李宁(暨南大学)、曾昭聪(暨南大学)、焦磊(暨南大学)、赵铁锌(暨南大学)、许树妙(中山大学)、禤健聪(广州大学)、吴吉煌(中山大学)、龚波(广州大学)、冯先思(北京师范大学)、谢国剑(广州大学)、梁鹤(中山大学)、徐俊刚(中山大学)等学者,围绕语法理论、近代汉语词汇学、唐代字样学、古文字辨释、字词训诂等议题进行了报告与评议。各位学者在探讨的过程中,往往敏锐提出对论文所引文献、方法、论断、切入视角方面的不同见解,如在比对版本时判断字形异同的标准、如何处理写手的个人因素对字形的影响、如何看待和利用域外文献、同音误用字中异体字组的涉入、新训释如何兼顾词义与语法的关系等,在充分而热烈的讨论过程中,带来了有益的启发与对问题的多种认识。

    在个人报告结束后,与会学者还进行了圆桌讨论。贾智副教授就如何将域内、域外两种文献结合,为传统语文学研究提供新路径与材料等问题向与会学者求教。各位学者提出了如建立基础域外资料丛书、以“域外古典汉文文献”为题、形成中文系(珠海)自身特色等切实建议。

    本次工作坊在与会学者的愉快交流与切磋中顺利结束。

1

文|魏文君   图|陈冬梅

初审:马峰

审核:朱崇科  陈彪

审定发布:郑华